从长江之畔到全球市场!武汉展架起流体装备出海桥梁
“一台磁悬浮蒸汽压缩机刚亮相,就收到东南亚 3 台订单!” 在 2026武汉流体机械展的,三峰透平负责人难掩兴奋。依托武汉 “水陆并进” 的物流网络与中部产业集群实力,本届展会吸引了 30 个国家的 200 余家采购商,现场达成 58 项跨境合作,预计带动湖北流体机械出口额新增 70 亿元,让 “中部造” 装备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核心位置。
一、国产装备叩开国际市场
高端装备成为出海新名片。三峰透平的 MVR 精馏蒸发系统实现进口替代,凭借高效节能优势,已出口至东南亚、欧洲等地区,年出口额增长 50%。河南某流体机械企业通过与德国企业合作,引进先进的泵阀设计软件与制造设备,使产品设计周期缩短 30%,加工精度提升 2 个等级,成功打入欧洲市场。
绿色装备契合全球减排需求。武汉某企业的光伏组件清洗用高压泵,能耗较行业标准降低 18%,已出口至中东光伏电站项目。武昌船舶重工的船用液压系统,排放较传统产品降低 90%,获得挪威船东的批量订单。
二、物流与服务筑牢出海支撑
“水陆联动” 的物流网络加速装备出海。武汉新港的 “阳逻港 — 汉堡港” 直达航线,将大型压缩机的海运时效从 45 天缩短至 28 天;中欧班列 “武汉号” 每月稳定发运泵阀设备至中亚,18 天即可抵达哈萨克斯坦,较公路运输成本降低 30%。武汉海关在展会设立 “一站式” 服务点,提供报关、退税、认证等集成服务,通关时间从 3 天压缩至 1 天。
本土化服务增强国际竞争力。东风设备在东南亚设立的s个海外服务中心,可实现设备的 24 小时响应维护,将故障修复时间从 7 天缩短至 48 小时。华中液压研究院推出的多语言远程运维平台,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液压系统故障的远程诊断,服务覆盖 20 个国家和地区。
三、技术合作打通全球壁垒
展会成为国际技术对接的重要平台。在 “流体机械国际标准论坛” 上,中国牵头制定的《高效离心泵能效测试方法》国际标准获得德、日等国认可,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标准空白。武汉企业与德国企业签订技术合作协议,共同开展磁悬浮压缩机的兼容性测试,推动国产装备融入全球产业链。
正如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专家所言:“武汉展不仅是装备的展示台,更是中国流体机械技术链接全球的桥梁。” 数据显示,2024 年湖北流体机械产业营收突破 900 亿元,出口占比达 15%,这场展会的举办,必将进一步加速技术创新与全球合作,让 “中部智造” 在世界舞台上彰显硬核实力。
组委会:徐丹>> 185 >> 1588 >>1594 (同V)
邮箱:630581471@qq.com





